液体搅拌设备搅拌互不相溶液体原理
搅拌互不相溶液体的目的,是为了把分散相的液滴直径细化,从而得到均匀的分散质,例如制备悬浊液或是乳化液。其中,部分是使液滴细化,增大相间接触面积,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萃取或化学反应。用于化学反应的,只有出现传质速率低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情况时,才会用搅拌的方式来增强反应过程。
在制备悬浊液或乳化液的时候,通常是经过分散达到桶内两相液体呈现均匀均匀混合的状态。一般,用于评价这种搅拌操作好坏的指标,主要为分散相的分散度(如分散相的比表面积或分散相的液滴直径分布)以及达到标准所需花费的搅拌时间。在搅拌作用下,进行萃取或化学反应,较终实现某一物质成分的传递或是某些物质之间产生反应,其评价指标一般为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。这个时候,搅拌的作用依旧是使液体分散细化,增大液体之间的相互接触面,从而增大传质系数和反应速率。
液体的混合搅拌,其实不一定要求桶内全部都能达到均匀分散的状态,一般只需要在局部区域,例如搅拌叶附近能够产生强烈的分散作用即可。然后,让桶内液体在搅拌过程中,经过这个区域的时候发生传质和反应,再循环流动到其他区域。因此,换言之,使分散相细化分散,并在桶内产生循环流动,是互不相溶液体搅拌过程中对搅拌的基本要求。其中,要求搅拌具有细化分散作用,是重中之重。不然,就是无效搅拌,混合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。